最可怕的不是犯罪,而是犯罪不悔改 | 研经日课第183天默想

阅读经文:阿摩司书第1-2章

思考问题:点击此行链接

默想经文:以色列人三番四次地犯罪,我必不免去他们的刑罚。”(摩2:6)

在《悔改真义》这本书里,汤姆·华森牧师说:“掉在水里并不是溺死的原因,而是沉浸在其中。同样,陷在罪里不是被定罪的原因,而是沉浸其中不悔改。

无论是旧约,还是新约,神一直都在呼吁他的百姓悔改。神的百姓最后被审判,几乎都不是因为他们犯罪,而是因为他们持续犯罪,就是一直陷在罪中不悔改。

即便是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犯罪,神也给他们悔改的机会。当神呼唤亚当,问亚当“你在哪里”时,神就在给亚当悔改的机会。可是,亚当不是悔改,而是把自己的罪归咎到夏娃身上。

哪怕如此,神依然给亚当预备了拯救的机会,就是透过夏娃的后裔耶稣基督拯救他们。因此,即便被赶出伊甸园,亚当和夏娃依然有悔改得蒙拯救的机会。

问题是,我们自己对待罪的态度如何?我们努力治死罪吗?当我们发现自己身上的罪,我们是愿意向神悔改?还是给自己继续活在罪中找各种各样的理由?就好像有很多弟兄姐妹贪财,却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于自己没有别人富有。

今天,我们要默想的经文在《阿摩司书》1-2章,《阿摩司书》的主题之一就是神公义的审判。《阿摩司书》1-2章就是神对列国的审判,那么,神是根据什么来审判列国呢?不只是根据他们犯罪的行为,更是根据他们对犯罪这种行为不悔改、无动于衷的态度。

在《阿摩司书》1章3节,神审判亚兰说:“大马士革三番四次地犯罪,我必不免去他的刑罚。”(摩1:3)

在《阿摩司书》1章6节,神审判非利士说:“迦萨三番四次地犯罪,我必不免去他的刑罚。”(摩1:6)

在《阿摩司书》1章11节,神审判以东说:“以东三番四次地犯罪,我必不免去他的刑罚。”(摩1:11)

在《阿摩司书》1章13节,神审判亚扪说:“亚扪人三番四次地犯罪,我必不免去他们的刑罚。”(摩1:13)

在《阿摩司书》2章1节,神审判摩押说:“摩押三番四次地犯罪,我必不免去他的刑罚。”(摩2:1)

在《阿摩司书》2章4节,神审判犹大说:“犹大人三番四次地犯罪,我必不免去他们的刑罚。”(摩2:4)

在《阿摩司书》2章6节,神审判以色列说:“以色列人三番四次地犯罪,我必不免去他们的刑罚。”(摩2:6)

对于亚兰、非利士、以东、亚扪、摩押、犹大、以色列这些国家来说,他们为什么被审判?不只是因为他们犯罪,更是因为他们“三番四次地犯罪”。

为什么教会里有那么多人“三番四次地犯罪”?为什么他们听到悔改的信息却不悔改?例如他们听了无数遍要积累财宝在天上,可他们依然积累财宝在地上。他们听了无数遍“爱神爱人”的诫命,但他们依然不可救药地爱自己。他们听了无数遍“丈夫要爱妻子,妻子要顺服丈夫”的真理,但他们就是有各种理由不活出这种爱和顺服。

教会里有这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有罪,却忽略这些罪,任由这些罪,纵容这些罪,有一个根本的原因,就是他们不认为神是烈火,神要审判他们。

过去,教会教导了太多神的爱,却忽略了宣讲神的公义,神的审判。我们经常说神是爱,但我们几乎不说神是烈火。

从今天开始,我们就慢慢开始进入先知书的研读,为什么我们要研读先知书?作为父母,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也特别需要带孩子一起读先知书?

在《子女心,父母情》这本书里,作者泰德·特里普牧师说:“阅读先知书会增加你对圣洁之神的敬畏,而且这些书卷也提醒你,所有的人将来都要向他交账。……要让你的孩子明白,圣经中有个重要的主题,超三分之一以上的篇幅都在谈论它,那就是审判。

在旧约当中,有超过二十个字被用来形容神的忿怒,并且这些字总计有580次,以不同的形式使用。先知们一次又一次地用生动的比喻来描述神的忿怒向罪恶发动。

因此,我们也需要提醒自己:神是一位向不悔改之罪人发怒的神,他的烈怒会使他降下洪水审判挪亚时代的人,也会使他降下硫磺与火湖毁灭索多玛和蛾摩拉。

在《新约中的十字架》这本书里,作者莱昂·莫里斯也说:“我们的世代尤其应该警惕,对不留心自己会面对神的审判的危险的人,强调爱是毫无用处的,这只会增加他们的自满。
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需要思想神的爱,因为认识神的爱,经历神的爱,会帮助我们渴望治死罪,也会激励我们更加爱神爱人。

同时,我们也非常需要思想神的公义,因为越认识神烈火的审判,越能克制我们里面各种想要肆意燃烧的罪,越能帮助我们过圣洁的生活。

问题是我们现在大多过于强调神的爱,而忽略神的公义。我们总说“神是爱”,却不愿意说“神是烈火”。然而,先知书,特别是《阿摩司书》1-2章提醒我们,神是烈火的审判官,对于一切刚硬不悔改的罪,他都不姑息,他都“必不免去他们的刑罚”。

对我们每个人来说,最可怕的不是犯罪,因为我们有耶稣基督愿意担当我们一切的罪。最可怕的是我们陷在罪中不悔改,不愿意转向耶稣,让耶稣赦免我们,并且治死我们心中的罪。

求主光照我们,使我们对他的公义和烈火的审判有更多的认识和思想。求主怜悯我们,使我们在对他公义的认识中更加敬畏他,更加警醒悔改顺服他。

长按下方二维码

赞赏支持林健弟兄

你每天都在谈论什么? | 研经日课第181天默想

上一篇

巴刻:谦卑真诚地祷告

下一篇
评论
发表评论 说点什么
还没有评论
775
  • 长按下方二维码,加我微信,领取每日灵粮